维生素K1注射液

  • 药品名称:
    维生素K1注射液
  • 生产厂家:
    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(原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)
  • 药品编码:
    2686900
  • 批准文号:
    国药准字H41021051 国家药监局查询
  • 首拼码:
    WSSK1ZSY
  • 商品名称:
  • 通用名称:
    维生素K1注射液
  • 药品分类:
    止血药
  • 规格:
    1ml:10mg*10支
  • 计量单位:
  • 包装数量:
    400
  • 生产日期:
    2024-04-19
  • 有效期至:
    2025-09-30
  • 商品详情
  • 在线咨询
  • 商品证照

维生素K1注射液说明书
【说明书修订日期】核准日期:2007年05月17日修改日期:2010年10月01日
【药品名称】维生素K1注射液
【英文名】Vitamin K1 Injection
【汉语拼音】Weishengsu K1 Zhusheye
【成份】本品主要成份为:维生素K1。其化学名称为:2-甲基-3-(3、7、11、15-四甲基-2-十六碳烯基)-1,4-萘二酮的反式和顺式异构体混合物。化学结构式:分子式:C31H46O2分子量:450.71辅料为:丙二醇、聚山梨酯80、焦亚硫酸钠、醋酸钠缓冲液、注射用水。
【性状】本品为黄色的液体。
【适应症】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,如梗阻性黄疸、胆瘘、慢性腹泻等所致出血,香豆素类、水杨酸钠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,新生儿出血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致的体内维生素K缺乏。
【规格】1ml:10mg
【用法用量】(1)低凝血酶原血症: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,每次10mg(1支),每日1~2次,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(4支)。(2)预防新生儿出血:可于分娩前12~24小时给母亲肌注或缓慢静注2~5mg(0.2~0.5支)。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.5~1mg(0.05~0.1支),8小时后可重复。(3)本品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,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/分。
【不良反应】偶见过敏反应。静注过快,超过5mg/分,可引起面部潮红、出汗、支气管痉挛、心动过速、低血压等,曾有快速静脉注射致死的报道。肌注可引起局部红肿和疼痛。新生儿应用本品后可能出现高胆红素血症,黄疸和溶血性贫血。
【禁忌】严重肝脏疾患或肝功不良者禁用。
【注意事项】(1)有肝功能损伤的患者,本品的疗效不明显,盲目加量可加重肝损伤。(2)本品对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无效。外伤出血无必要使用本品。(3)本品用于静脉注射宜缓慢,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/分。(4)本品应避免冻结,如有油滴析出或分层则不宜使用,但可在避光条件下加热至70~80℃,振摇使其自然冷却,如澄明度正常则仍可继续使用。
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】本品可通过胎盘,故对临产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。
【儿童用药】新生儿出血症:肌肉或皮下注射,每次1mg,8小时后可重复给药。
【老年用药】尚不明确。
【药物相互作用】本品与苯妥英钠混合2小时后可出现颗粒沉淀,与维生素C、维生素B12、右旋糖酐混合易出现混浊。与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合用,作用相互抵消。水杨酸类、磺胺、奎宁、奎尼丁等也影响维生素K1的效果。
【药物过量】药物大剂量或超剂量可加重肝损害。
【药理毒理】本品为维生素类药。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因子Ⅱ、Ⅶ、Ⅸ、Ⅹ所必须的物质。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这些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,临床可见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。
【药代动力学】肌内注射1~2小时起效,3~6小时止血效果明显,12~14小时后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。本品在肝内代谢,经肾脏和胆汁排出。
【贮藏】遮光,密闭,防冻保存(如有油滴析出或分层,则不宜使用,但可在遮光条件下加热至70~80℃,振摇使其自然冷却,如澄明度正常仍可继续使用)。
【包装】低硼硅玻璃安瓶,每盒10支。
【有效期】24个月
【执行标准】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
【批准文号】国药准字H41021051
【生产企业】企业名称: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地址:河南省新郑市人民中路6号邮政编码:451150电话号码:0371-62692832传真号码:0371-62691254网址:**